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称ICC)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开设国际高中课程最多的公办学校。2004年,人大附中在北京市公立学校中第一个引进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A Level)。2010年,人大附中再次引进了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2012年又引进了国际文凭课程(IB),成为北京市第一所开设IBDP的公办学校。经过18年的发展,ICC目前有15届总计3400多名优秀毕业生,在国际知名大学中享有极佳的国际声誉和校友资源。
随着项目的发展,社会对中外课程项目的关注和期望越来越高,这就为继续办好中外课程项目、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政联席会决定由主管全校教学工作的高江涛副校长兼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任。高校长上任以来迅速组织、整合各部门优质资源,打通早培和本部的课程资源,调集本部普高的骨干教师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任教,同时学校加大力度协调外部资源,多管齐下共同打造充满生机和创新活力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彰显了学校对项目的重视和办好项目的决心。为了使各项工作尽快落地实施,高校长牵头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由设计规划进入了落地实施阶段,ICC再一次站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改革与科研创新借鉴了早培项目的培养理念和课程理念,同时依据项目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实践探索,在课程规划、教学/学习方式以及评估策略等方面都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与革新。
1、构建“全面而有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中外项目课程的目标,是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发现、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其最终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课程内容层次是以国家课程和每个项目必修课程为基础,确保学生全面学习、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以 ICC 早培研修、科研实践、校选课程等为平台,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对于最优秀的学生,提供自修课程的必要指导和条件,学习过程更突出自主化发展。在课程特色上,保证国家必修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达标,分项目的必修课程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教学,程度好的贯通加速。研修课是学生完全自主选课,利用 1 个半天,不同年级化成特色班进行走班制教学,每个学生的课程都不同,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
2、研修课与特色课程建设
正如人大附中高江涛副校长所言:人大附中的早培项目在个性化设置课程 , 因材施教方面有很多心得和成功的经验,其中研修课是早培班最大的亮点之一,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研修课也是人大附中的特色课程,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研修课要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得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走出的学生既具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让这个项目成为培养未来国际化人才并且是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摇篮。
2.1、特色研修课
为进一步丰富学科门类及课程种类、弥补国际课程引进局限,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助力学生专业深度发展,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开设特色研修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与调整,中外项目ICC充分调动项目自有师资,并联合本部高中、早培项目及学校系列高端实验室资源,正式启动了项目特色研修课程。目前,研修课已经开设八大学科门类50余种课程,上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一个半天,研修课为所有学生必选必修。后又增设高一年级研修课,时间为周二一个下午。
2.2、“名家讲坛”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
“名家讲坛”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是2021年秋季学期起由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早培项目联袂推出的面向高一年级的学术实践项目。旨在从高中起始阶段向学生介绍各行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状况,开阔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思考个人发展方向,启发、引导学生对个人感兴趣的学术或行业领域进行初步探索实践,并为学生实践提供相关资源与实践指导。
项目以“名家讲坛”为发端,邀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及科技、社会、人文等相关行业领域领军人物为学生做主题讲座,打开学生学科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科研内驱力。
3、课堂延伸-新生暑期学校
为使学生能够更充分了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项目文化、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尽早为国际课程学习及个人发展规划做准备,ICC在2021年夏季首次推出了新生暑期学校活动。暑期学校历时8天,精心设计安排了科学、工程、人文、艺术等各领域的课程与活动,学生开阔了学科视野,拓展了对学科门类的认识,也初步感受到了探究式课堂与项目式学习的魅力以及高端实验室的神奇。
4、前沿引领
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探索与创新除了脚踏实地,也不忘仰望星空。除了着力于学生三年的发展规划,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与长远发展。因此,为使教育改革创新有更持久的动力和稳健明确的方向,ICC邀请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业界单位为我们群策群力,更借助背靠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相关院系学科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
自21年六月份起,ICC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骨干教师们在高江涛副校长的带领下就科技创新、金融、法律、公益与社会实践等领域与国内的专家召开了几轮研讨会,刘小惠校长也亲自参会,以便尽快形成决策。
在科技创新领域,学校请来了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学中心等单位的院士、教授,一起就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展开讨论。专家们十分赞赏人大附中主动求变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瞻理念,并就科研及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包括:组织普及类讲座和参观,组织科学类社团活动,组织野外科学考察以及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等。
文社科领域,针对学生需求及学校自身师资情况,结合中外项目已经开展的研修课及校本选修课经验,学校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博时基金等,国内金融及法律领域的专家及业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人文领域相关研修课程及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方案。专家们就打通学习、探究与实践路径、拓展“大人文”学科视野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并表示愿意为ICC的相关实践探索提供持续助力。
为进一步支持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发展、深化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课程改革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朱信凯校长组织教务处、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环境学院、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及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等多个学院院长或书记、与人大附中、人大附中附中联合总校班子开会,专题讨论大学与中学的深度融合对接。
2022年暑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暑期小学期课程对附中免费开放100个名额,大部分面向ICC学生。2023年,国际暑期小学期课程回归线下,继续对ICC学生免费开放。
此外,人民大学还将面向ICC学生开放一部分大学人文专业课。
Alevel题库大全小程序
三大考试局
13个热门科目近20年真题
11类热门国际竞赛
14门牛剑笔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查看
2023Alevel考试白皮书
2023国际学校择校指南
英本鲲鹏计划
专为申请英国牛剑G5本科学生设计
提供择校规划、Alevel辅导、
雅思辅导、国际竞赛辅导、
EPQ、留学申请一条龙服务。